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在线阅读 -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81节

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81节

    ??陶南风的笑容灿烂,仿佛太阳终于突破云层,绽放出极亮的光芒。

    ??先前她所做的建筑得到知青、农场职工、乡亲们的肯定,可他们都是外行。俗话说,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,能够得到父亲的肯定,那才是真正专业层面的评价。

    ??把砖瓦房前前后后看完,再到农场小学,最后到医院,陶守信眼中的赞赏越来越浓烈。

    ??“南风,我以前就说过,你心静手稳,是个优秀的描图员。看完你带大家建起来的房子,我觉得你很有建筑天分。这份天赋不应该被埋没,跟我回江城吧。”

    ??陶南风笑着点头:“爸,你放心。向北以前说过,绝对不会阻挡我前进的脚步。如果我想读书,他全力支持。”

    ??听到这里,陶守信对向北的印象好了一点,不过也只是一点儿。

    ??他双手背在身后,在心里暗自盘算,向北就算想拖我家南风的后腿,那也要看他拖不拖得住。

    ??站在医院工地,陶守信想要认真培养女儿的心越发强烈。

    ??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陶南风,竟然能够因地制宜,将常见的二层小楼改为一楼工字形布局,内外功能分区合理,设计大胆独特,尤其是那个花园的设计,与周边青山相呼应,将整个医院变得灵动而美观。

    ??人才,人才!

    ??陶守信带过很多学生,也与不少建筑学专业人士共事,有聪明的、有勤奋的、有激进的,也有温和的,但却没有一个人能有陶南风这样的禀赋。

    ??她心细、心静,能够认真倾听甲方意见,充分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功能与实用性;

    ??她从小跟着母亲学绘画、古琴,有艺术底蕴,能够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出美感与艺术性;

    ??她爱看书,博览群书,对建筑材料、建造技术略通一二,又参与过修路、平整土地、开挖基槽、砌墙等施工技术工作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设计出来的建筑总能与当地材料、地形相结合;

    ??建筑的三大核心要素是什么?建筑功能、建筑技术、建筑形象,三者相辅相成。

    ??陶南风不仅具备了这三者的素养,最要紧的是她能一眼看出建筑构造的安全性。

    ??这一点多难得啊。

    ??建筑力学,是建筑学专业学生最头痛的课程。建筑学专业在五、六十年代招生,招的都是理科生,也会在大学课程中学习建筑力学,可即使是这样,这一块依然是很多建筑学学生的短板。

    ??就因为这一点,施工现场一旦出现结构安全问题,建筑学专业领域的人通常会被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的人嘲笑。

    ??在大学里,因为建筑学侧重功能与形象、土木工程侧重结构与安全,因此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会有些互相看不惯。

    ??建筑学的嫌土木工程的只知道埋头做题,又土又木;土木工程的却嫌建筑学的花里胡哨,知道讲究独特、艺术、漂亮,不实在。

    ??土木工程专业与建筑学专业有壁垒。

    ??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开设包括理论力学、材料力学、结构力学这三大力学,还会从结构角度学习更多关于砌体结构、钢筋混凝土结构、钢结构等知识。

    ??建筑学专业却对力学涉猎较少,只需要简单了解建筑材料、建筑结构、建筑施工的相关知识就好。

    ??陶南风这种一眼就能发现结构薄弱区、结构危险区、结构支撑点的能力,弥补了建筑学专业的短板,简直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异能!

    ??越看越爱,陶守信对女儿说:“非常不错,功能、技术、形象三者完美统一,农场医院的设计非常好,可见你是用了心的。”

    ??这表扬真是挠到了痒处,陶南风眉飞色舞地介绍着。

    ??“爸,你看,我还专门设计了中药煎药室,这样便于职工服用中药。您不是说过,要大力推广中医吗?向北说他这次寻访名医,一定会带一位经验丰富、医术高超的老中医回来。”

    ??听到向北这个名字,陶守信皱了皱眉,捏了捏拳头,深吸一口气,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??陶南风对人的好恶极为敏锐,看父亲不愿意提起,便闭上嘴没有再说向北。是好是坏自己心里清楚就好,父亲从未见过向北,没理由一定要喜欢他。

    ??父女俩正在说话,陶南风的眼角余光忽然看到一道熟悉的人影。

    ??砰!砰!砰!心脏一阵急跳。是向北,向北回来了。

    ??向北匆匆跑来,他人刚到农场,一路上就听到无数人送来消息。

    ??“陶南风的爸爸来了,这可是你未来的丈人,赶紧去迎接!”

    ??“陶教授看着好有气质,陶南风长得像她爸爸。”

    ??“昨天你不在农场,把我们给吓的,你回来了就好,千万要给陶教授留个好印象啊。”

    ??这个消息一下子把向北砸得有些头昏。

    ??从陶南风的描述里,他了解到陶教授是个刚硬正直、胸有珠玑的建筑学专家,也是陶南风目前唯一的血亲。

    ??老一辈的家长重旧礼。向北如果想要和陶南风结婚,陶守信这一关是必须要闯的。

    ??向北原本计划等年底,和父母一起去一趟江城,上门亲自拜访求亲。可现在陶教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农场,打了向北一个措手不及。

    ??向北有些心慌。

    ??他爱陶南风,想要与她共度余生、白头偕老,可是娶人家娇养了二十年的姑娘,他用什么才能感动陶守信呢?

    ??一句我爱她,多么苍白无力。

    ??论学识,自己不及陶南风;论长相,脸上一道疤有损容貌;论家财,每月收入一般、只砖瓦房一栋;论背景,父母务农人丁稀少……

    ??越想心越虚。

    ??在战场上面对再强大的敌人,向北都毫不畏惧。可是一想到马上要见到陶守信,向北却手心冒汗。

    ??怎么说,如何措辞,怎样表现?向北边跑边在心里琢磨。

    ??越跑越快,山风从耳旁拂过,阳光在头顶洒下,远处的青山依然青葱翠绿,周边的景物快速向后掠过。

    ??汗水从额角流下,向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。

    ??连队特训,负重越野,跑到胸腔似火烧,依然要坚持到底。

    ??战场炮火连天,一个又一个战友在身边倒下,满腔愤怒、心痛欲绝,依然要坚持到底。

    ??终于牵到陶南风的手,终于将心爱的姑娘拥入怀中,终于听到她说我爱你。胜利就在眼前,哪怕再多的艰难险阻,也必须坚持到底!

    ??向北的心跳渐渐恢复平静,汗水渐止,眼神越来越清明。

    ??终于跑到了陶守信面前,向北立定,冲陶南风笑了笑。陶南风站在父亲身边冲他微微一笑,笑容里带着鼓励。

    ??心爱的姑娘就在眼前,巧笑嫣然,向北的心终于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??陶守信儒雅严肃,眼镜后的眸子严厉而审慎,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向北。

    ??仔细看的话,陶南风的确很像陶守信。

    ??一样的瘦长体型,一样的鼻挺眉秀,一样的薄嘴唇,严肃的时候嘴角微微下弯,显得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。

    ??向北深呼吸,躬身问好:“陶教授您好,我是向北。”

    ??待抬起头,向北迎向陶守信的目光,挺胸收腹,站姿挺拔,眸光清朗,带着一往无前的锐气。

    ??第68章 中医

    ??看着眼前充满力量感的英武男子, 陶守信的第一反应竟然是

    ??——这小伙子不错。

    ??——女儿眼光挺好。

    ??高大挺拔、军人之姿的向北,袖口挽起露出结实的胳膊,肩膀宽厚、长腿细腰, 那扑面而来的坚定与锐利与校园里常见的书生气完全不同, 陶守信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欣赏之意。

    ??陶守信的脸上一丝表情都没有,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??向北的笑容诚恳而热情:“陶教授,欢迎您来农场做客,我前一阵到德县农村寻访医生,没有第一时间接待, 非常抱歉。”

    ??陶南风接了一句:“医生找到了?”

    ??向北“嗯”了一声,“五年前德县的方流大队分来一批要求重点改造思想的好医生, 我这次过去已经与大队谈好, 欢迎所有愿意来农场的医生。这一趟收获很大,我把姜坤医生提到的梅遇冬先生带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??梅遇冬,湘省传承了四百年的梅氏中药传人, 钻研中医心脏病治疗三十余年, 明药、察疾、遣方, 形成独到的秘方与技法。

    ??姜坤与梅遇冬的儿子是同学, 知道梅遇冬的情况。梅先生因为家中供有祖上宫廷御医牌匾, 又与小将们直面对抗说了些不合时宜的话而被批.斗, 送到德县方流大队之后脾气耿直的梅遇冬得罪了几个村领导, 日子过得很艰难。

    ??陶南风眼睛一亮:“啊, 你把梅先生接来了?一行几人, 都安置了吗?”

    ??向北认真回答:“梅先生一家三口都接来了, 汪晓溪在给他们安排住处, 我听说你爸来了, 所以先过来。”

    ??他转而望向陶守信:“陶教授, 您这次来是有什么安排吗?”

    ??陶守信见向与陶南风一问一答,熟络而自然,两人眉眼含情,行动举止落落大方,在自己面前没有半点拘束不安。这份坦然、阳光的情感,令陶守信心中的那架天平渐渐向小情侣倾斜了一点。

    ??陶守信淡淡道:“我这次过来,就是想看看我女儿贡献了三年青春的农场,也顺便看看你。”

    ??向北恭敬地将双手下垂,置于大腿两侧,目光与陶守信平视,冷静而坚定:“陶教授,我爱陶南风,请您同意我和她交往。”

    ??陶守信哼了一声,表情变得严厉起来:“我不同意。”

    ??向北早有准备,微微一笑:“陶教授,您别着急反对。陶南风过年后从江城回来,一直担忧您的身体。这样,我去请梅先生过来,让梅先生帮您把把脉,不管有病没病,让南风安心,好吗?”

    ??陶南风拉了拉父亲的衣袖:“爸,梅遇冬医生是中医世家,专研心脑病,对脾胃科也有研究,梅家的膏方在湘省很有名气。这么巧,您一到农场,梅先生也接了过来,择日不如撞日,您就让他看看吧。”

    ??陶南风的声音轻柔,带着丝撒娇的意味。

    ??上次在家的时候,女儿就提起过书中说自己活不到五十岁的命运,一再请求他好好爱护身体。没想到她回到农场还念念不忘,和向北说起这份担忧。

    ??陶守信心中一阵温暖,哪里抵挡得住女儿的撒娇,只得沉着脸点头:“行吧,那就与梅先生见一面。”

    ??向北冲陶南风眨了眨眼睛,似乎在说:别怕,有我呢。

    ??陶南风也很惊喜。

    ??父亲的身体一直是她的心病,梦中那本书里父亲丧女之后郁郁寡欢,五年之后也撒手人寰,那一幕想起来就令人揪心。

    ??现在自己没事,向北将梅先生请了过来,让父亲定期把脉体检,有病早治,没病预防,一定能长命百岁。

    ??向北冲一直站在远处不敢靠近的汪晓溪做了个手势,汪主任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:“场长,怎么样?”

    ??向北问:“梅先生安排好了吗?”

    ??汪晓溪恭敬回话:“安排好了。梅先生的妻子已经安排到专家楼休息,梅先生与儿子在卫生所旧楼与姜医生叙旧。”

    ??向北点点头:“好,那我引陶教授去找梅先生。”

    ??一行人正要往旧楼走去,正遇上三个人往施工现场而来,其中一名身着布衫的老先生须发皆白、满脸皱纹,精神头却十足,嘴里还在说着:“药房在哪里?梅花在哪里?”

    ??这位老者正是梅遇冬。

    ??向北给双方介绍之后,梅遇冬搓着手问陶南风:“是你设计的医院?听说你专门设计了中医诊室、药房、煎药室?诊室窗外还种了几棵腊梅?”

    ??陶南风看老先生一脸的欢喜,知道自己的设计投了他的脾胃,便微笑着回答。

    ??“是啊,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历史悠久、博大精深,只是因为传承不足、缺乏模块化教育体系,这才导致人才不足、医院不重视中医。

    ??所以我想着,就从咱们农场开始,把中医作为医院特色,因为设计时就将诊室以回廊为界,中医、西医各占一半,中医在东面,多植花木,花香与药香相融合,或许能缓解病人的焦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