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中医高源在线阅读 - 中医高源 第113节

中医高源 第113节

    ??范教授大为不满:“你这人哪有一点医生的样子,成天赌赌赌,医学是用来赌的吗?”

    ??高源赶紧劝正在争吵的两个人:“不必吵了,我这方子的确不能治疗所有的痢疾病人。”

    ??范教授也很意外,他没想到这个年轻大夫,居然一句话都不愿意争辩,他问:“那你说的一例未亡又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??高源回答:“就是字面意思,用解毒汤治疗的痢疾患者,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恶化死亡的。”

    ??范教授说:“那你不还是……”

    ??高源摆摆手,打断道:“我自拟的解毒汤的确是可以医治今年这场疫毒痢的传染病,实际使用效果也很好。但中医治病,从来不是病名配药方这么简单的。”

    ??“我们会根据病人表现出来的不同情况,来进行不同配伍,哪怕是同一场痢疾传染病,我们开出来的方子也很可能不一样。这个方子本来也不能治疗天底下所有的痢疾,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疑问。”

    ??范教授被绕进去了,这就是中西医思维逻辑的不同。另外一个,是他在省城里已经习惯了西医治疗危急重症了。

    ??见老范不说话,郑正辉诧异地看着高源。好家伙,这年轻大夫不仅医术高明,嘴上也相当能说啊。

    ??王汉章见现场气氛突然尴尬下来了,他马上道:“哎呀,医学上的辩论果然很精彩,连我这个行外人都听得很起劲。”

    ??“诡辩……”范教授皱眉小声滴咕一下。

    ??高源微微摇头,不欲反驳。

    ??此时,楼下传来呼喊声:“高源大夫,高源大夫,高源大夫在吗?”

    ??听到有人喊自己,高源先是看一眼王汉章,而后开门走出去,见是隔壁诊所的小周在县医院楼下喊他,他问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??小周朝着高源招了招手,说:“高大夫,我们诊所收治了一个痢疾患者,李大夫说可能不太适合用您的解毒汤,所以想让您下来一起看看,这个病人情况有些危险。”

    ??连李润玉都说危险,那就真的有些麻烦了,高源点点头,说:“我这就下来。”

    ??高源回头正欲跟这几人道别,却见房间里面几个人都出来了。

    ??郑正辉问一旁的范教授:“要不一起去看看?”

    ??范教授没有犹豫,就说:“好啊,正好昨天只看了一个。”

    ??高源微微摇头,便赶紧下去了。

    ??然后一行人也呼啦啦下去了。

    ??王汉章在原地愣了好几秒,他不是领导吗?咋没一个人鸟他的?全跑了!这一刻,他突然怀念起了沈丛云,明明都是大夫,差距怎么这么大呢?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高源第一个跑到诊所,找到李润玉,询问:“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??李润玉道:“患者是粮站工人家属,50岁,7号发病的,一起病就噤口了,饥不能食,渴不能饮,水米不能入,一直在呕吐,完全停不下来。痢下赤白相间之物,腹痛后重,10分钟一次,日夜不休。”

    ??一听这话,高源的神色顿时凝重起来了。

    ??后面跟着过来的专家团们也听得纷纷皱眉。

    ??高源询问:“病人呢?”

    ??“里面。”李润玉前面带路。

    ??众人赶去诊室。

    ??“高大夫。”病人丈夫赶紧迎过来。

    ??高源冲他点点头。

    ??病人丈夫恳求道:“高大夫,这次你一定要帮帮忙啊,幸好你在这边,不然我都想去张庄请你了。”

    ??高源宽慰道:“好,不要紧张,让我先看看病人情况。”

    ??“哎。”病人丈夫答应一声,赶紧让开。

    ??高源上前诊断,发现病人喘的非常厉害,满头都是油亮的汗液,高源伸手摸了摸,发现都是如油一样,他说:“汗出如油,喘息不止。”

    ??吴温泉和郑正辉立刻对视一眼,一般出现这种情况,往往都是危重,甚至是死候啊。

    ??高源观察患者面部,说:“面赤如妆。”

    ??李润玉补充道:“患者心季燥扰不宁,体温39.5度。”

    ??高源点点头,又询问了几句,患者声音非常低微,神情很是萎靡。再看患者舌象,舌胖有齿痕,中间有黄腻苔。

    ??高源诊完脉象,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??吴温泉询问:“什么脉?”

    ??高源说:“脉大如波涛汹涌,重按则似有似无。”

    ??郑正辉一拍手:“糟糕,痢疾脉大身热者死。”

    ??“啊?”患者丈夫顿时急了:“你可别瞎说啊!”

    ??郑正辉道:“什么瞎说,这是古书上记载的,是指病情已经到了垂危要亡的地步了。”

    ??患者丈夫却说:“不过就是拉个肚子嘛,我们家这口子每天早上都会拉的,都拉了十来年了,虽然说身体一直不好吧,但也没到要死的地步,这人不是好好的吗?怎么就要死了?”

    ??郑正辉顿时一噎。

    ??范教授严肃地说:“这位老同志,这个医生说的也是有些道理的。你看你爱人现在情况非常危险,我建议赶紧送到医院里面去抢救治疗,不能再待在这里了。”

    ??患者丈夫问:“你又是谁啊?”

    ??范教授的学生马上说道:“这是医学院的教授,是我们省医院的肠道疾病方面的大专家!”

    ??患者丈夫有些讶异:“省里来的?”

    ??范教授学生骄傲地点点头。

    ??范教授也问:“现在可以送到医院去了吗?我来给她治。”

    ??谁料,患者丈夫直接翻了个白眼:“吹得那么大,我还以为是首都来的呢。”

    ??范教授顿时一噎,好家伙,他之前只以为基层的医生不靠谱,现在怎么这些基层的老百姓都这么横了,连他这个省级大专家都瞧不上了?

    ??郑正辉见范教授吃瘪,他心中大为畅快。

    ??高源询问得知病人已经病休多年,素有晨泻恶疾,时时眩晕倾倒,稍触风寒便感冒缠绵病榻。

    ??吴温泉跑过来高源商议治疗方案。

    ??高源说:“病人本就脾肾元气大亏,又暴感时邪,发了痢疾。但与其他病人不同,她的正气无力抗邪,所以一碰即溃,已经出现了脱象了。”

    ??吴温泉本来还点着头的,但听到后面半句,他突然敏锐起来,抬头问:“你想干嘛?”

    ??高源神色肃穆,他说:“我打算用补法。”

    ??“什么?”郑正辉急忙过来问:“你打算用补法治痢疾?”

    ??高源坚定地点点头:“没错,而且是用大补之法。”

    ??郑正辉麻了:“好家伙,你的思维果然没有边界,用大补法治痢疾,你也算是第一人了。”

    ??高源神色坚定道:“病人虽然邪毒盘踞,但其精血下夺,正气不能内收而外越。油尽焰高,这是即将灭亡的征兆。她已经喘汗如油,脸赤如妆了。若不以大毅力及时固脱,必死无疑。”

    ??“那就是用药啊!”病人丈夫急了。

    ??郑正辉劝道:“再讨论讨论。”

    ??病人丈夫急着骂道:“你又是哪里来的,要也是省里来的,你可别指手画脚了。我只听高大夫的!”

    ??郑正辉也是一噎,好家伙,他也被瞧不上了。

    ??第151章 呕止

    ??在病人丈夫的朴素认知里,除了首都来的大专家,其他专家根本不足以跟高源相提并论。

    ??这几个省里来支援的专家,顿时气都不顺了。

    ??李润玉看的有些想笑,原先他也是对省级专家高山仰止的,但自从高源救活了好几个省医院病危出院的病人之后,他对省医院的滤镜就破碎了。

    ??省医院也不过如此嘛。

    ??病人丈夫又催上了高源:“高大夫,你赶紧给开个方子吧,快救救我老伴。”

    ??“好。”情况紧急,也容不得高源犹豫了,他拿过来处方单,就在上面写起了方子,思路自然是紧急固脱,还是他最习惯用的张锡纯的来复汤。

    ??他把原方中的党参改为红参,增加复脉固脱的功效,同时生龙牡粉各自用了一两,山萸肉则是增加到了三两,增加固脱之效。同时,彷开噤散之意,用了4两的山药,还有石莲子等药,用其甘平益气滋液。

    ??终究病人得的是痢疾,虽然需要大补固脱,但也不能一味纯补,仍需祛邪,但祛邪必须要放在次要位置。所以高源仅用了黄连、三七和山楂三味药,同时用民间治痢验方,加了红白糖各一两。

    ??高源写完整张方子,问几位中医:“几位大夫,你们看看我这个方子有没有需要增改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??几个人凑过来看。

    ??吴温泉看的微微咋舌,高源大夫果然很喜欢用山萸肉,动不动就是好几两往上使。自从上次市医院一别,他回去也仔细琢磨了山萸肉之效,但还没到这般大量使用的地步。

    ??郑正辉看完之后,想说也没的说了,他道:“高大夫,小心祛邪不尽,你如此补法,可能会导致留邪在内,遗患无穷,所以是不是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祛邪之力呢?”

    ??高源则说:“治痢之法,自然是以祛邪为治,但治病总归以人为本,以病为标。正气足,邪从热化实化,也就是疫痢,用我的验方治疗,速攻其邪,正气自复。”

    ??“但若是病人的正气不足,则邪从寒化,虚化,正气无力与邪对抗,初病便正气先溃,生命垂危。此时,绝不可拘泥于‘痢无补法’的先训,须得立刻用大补之法,挽救其性命。”

    ??说完,高源看向了范教授,他问:“不知道我这番说法,能否解答您之前的疑惑。”

    ??“这……”范教授也愣了一愣,他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。

    ??“好吧。”郑正辉也终是点头了。

    ??高源正准备让人下方子,却发现李润玉还在盯着看,他问:“怎么了,李大夫,你有别的想法吗?”

    ??李润玉说:“病人正气已经亏损如此,我怕黄连一味苦寒药,再度伤到病人脾胃。在此生命垂危之际,保得任何一分胃气,都是关键之极的。”

    ??吴温泉和郑正辉都看向了他。

    ??见两位省级专家都盯住了自己,李润玉又赶紧补充道:“须知中气如轴,四维如轮,轴运轮行,轮运轴灵。轴则旋转于内,轮则升降于外,所以怎么顾护胃气都是不为过的。”

    ??吴温泉和郑正辉都呆了一呆,吴温泉道:“李大夫这个理论倒是引人深思啊。”

    ??李润玉只是客气地笑了笑。

    ??“彭子益……”高源轻轻念出这几个字,前世李润玉在出事之前曾送给他几本彭子益的讲学着作,他也有幸拜读一夜,但次日,他就二度进宫了。

    ??但就那一个晚上,就让他获益良多。他原先的学术观点多是承自郑钦安坎中命门一点真火的先天学说,而彭子益的学说却极重后天。

    ??那一夜之后,高源悟透了治病就急无非先天后天之理,一手先天一手后天,一气周流。那一刻,高源才终于感觉自己跨入了仲景的学术大门。